导航菜单
首页 > 成语故事 > 五字成语 » 正文

经典巴蜀方言“土谚语”大全惟有川渝地域人士才懂得起

成语,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多为四字,有固定的结构形式,大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,是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  传统意义上的四川话,主要指四川盆地内生活的人们所讲的西南官话方言,主要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、灌赤片。作为汉语重要方言之一,四川话里也有许多不见于普通话和书面语的“土成语”。它们当然不是严格意思上的“成语”,但我们也可以参照成语的标准。成语的基本特点,就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成分,一般不能替换。  这些“土成语”虽然在一般的字典里找不到,但确确实实活跃在川渝地区人民的口语中,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载体,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。  正规的成语大部分出自古代典籍,而本文收录的这些“巴蜀成语”虽然也有少数出自古代典籍,比如“恍兮惚兮”(出自《老子》)、“打翻天印”(出自《封神演义》)、“周吴郑王”(出自《百家姓》)等等,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,这也体现了四川话“接地气”的特点,所以我们将它们称为“土成语”,这个“土”是“乡土”的意思,而不是指“土气”。  之前我们曾推出了专题“50个四川人专用的“土成语”,你会说几个?”,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,阅读量已经超过2万,所以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,结合上次留言区里的补充,重新收集整理了巴蜀方言“土成语”合集,并修正了之前的一些错漏。现数量增加到120个,四川话里有代表性的“土成语”已基本上一网打尽,特与大家分享。  【释义】本来指跌倒或挨打的惨状,引申为疲惫不堪的样子。也作“皮搭嘴歪”。  【释义】形容学生不听老师的话,甚至攻击老师,出自《封神演义》中殷郊背叛师门的故事。  【例句】1、他被人说中了心事,脸上顿时火熛的。2、刚刚摔了一跤,现在伤口还火熛的。  【释义】原为珠算口诀,意思是在算盘的数位上有几颗子就加几颗子,引申为见招拆招、随机应变,也可用来比喻做事没有长远计划。  【释义】事物的中间部分,或者形容事情做到中途,也作“半中拦腰”或“拦腰半中”。  【释义】形容大吵大闹、耍无赖的样子。“板”是四川话“挣扎、扭动”的意思。  【释义】形容胆小、怯场而手足无措的样子,引申为有顾虑或有阻碍而不敢放手干。也作“夹脚夹手”。  【例句】1、你看他夹手夹脚的,硬是没见过大场面的人。2、你莫夹脚夹手的,大起胆子干嘛!  【释义】纺织品破烂不完整的样子,形容人穿得破烂、邋遢,也作“巾巾网网”。  【释义】草帘子即草席,原指穷人离婚时无财产可分,只能将同睡的草席割为两半。后泛指离婚或夫妻分居,也引申为合伙人散伙。  1、成语多数为四字,但也有少数三字或多字的,不过三字或多字的成语,容易与专用名词、俗语混淆,所以我们本着从严的标准,只收录了“戳锅漏”“吆鸭子”“咬卵匠”等比较有代表性的。  2、有些四川话和普通话里都比较常见的成语,比如“三朋四友”“吊儿郎当”“大而化之”等等,我们也没有收录。  3、本文收集的这些“土成语”,在写法上参考了《四川方言词典》《四川方言词源》及相关书籍,不一定完全准确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。  感谢阅读到最后!再按老规矩提个问:这12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常用巴蜀“土成语”,你懂得起其中多少个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
收藏此文 赞一个 ( ) 打赏本站

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

  • 打赏方法如下:
  • 支付宝打赏
    支付宝扫描打赏
    微信打赏
    微信扫描打赏

相关推荐: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二维码